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你的位置:首页欧亿3 > 新闻动态 > 传世妙文《座右铭》,仅用100字,却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学与修身之法

新闻动态

传世妙文《座右铭》,仅用100字,却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学与修身之法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1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93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点击上方 [儒风雅集] 关注我 

崔瑗创作《座右铭》的契机源于其青年时期的重大人生变故。东汉时,其兄崔璋遭人杀害,崔瑗激愤之下手刃仇敌,逃亡数年,后遇朝廷大赦方得归乡 。这段经历使他深刻反省血气之勇的代价,遂将儒家“仁德”与道家“守拙”思想相融,写下百字铭文,用以自我规训与修身养性。

图片

座右铭

崔瑗

无道人之短,无恃己之长。

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

世誉不足慕,惟仁为纪纲。

隐心而后动,谤议庸何伤。

无使名过实,守愚圣所臧。

在涅贵不淄,暧暧内含光。

柔弱生之徒,老氏诫刚强。

行行鄙夫志,悠悠故难量。

慎言节饮食,知足胜不祥。

行之苟有恒,久久自芬芳。

图片

【01】

无道人之短,无恃己之长。

【释义】

不议论他人的缺点,不夸耀自己的长处。崔瑗以“慎言”为核心,强调言语的边界与分寸。所谓“短”与“长”,既是外在行为的评判,亦是内在德行的映射。真正的修养在于“守默”,而非以口舌争高下。

  【感悟】

《论语》云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”,锋芒毕露易招嫉恨,谦逊内敛方显智慧。道家亦言“自伐者无功”,自我标榜反显浅薄。生活中,少一分评判他人,多一分自省;少一分炫耀,多一分沉淀。如古井深藏甘泉,沉默中自有力量。真正的智者,以行动代替言语,以德行赢得尊重。  

【02】

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

【释义】

施恩于人不必挂怀,受惠于人切莫遗忘。崔瑗提出“施受之辨”:施恩若存回报心,善举便成交易;受恩若不知感恩,则失立身之本

【感悟】

《庄子》言“为善勿近名”,善行应如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施恩不图报,是超越功利的境界;受恩必铭记,是滋养心性的土壤。这一施一受间,照见人性的格局——前者考验胸襟,后者检验良知。人生如镜,你如何对待世界,世界便如何回馈你。  

【03】

世誉不足慕,唯仁为纪纲

【释义】

世俗的赞誉不必追逐,唯有仁德才是立身根本。崔瑗将“仁”作为锚点,如同黑夜星辰指引迷航,提醒世人莫被虚名所惑。

【感悟】

老子说“宠辱若惊”,过分在意他人眼光,终将迷失本心。能抵御时间侵蚀的,永远是德行而非虚名。仁德如根,深扎土壤;虚名如花,转瞬凋零。真正的价值,在于内心的澄明与坚守。

图片

【04】

隐心而后动,谤议庸何伤

【释义】

审察本心再行动,何惧他人诽谤。崔瑗主张“三思而后行”,以仁德为行动准绳,外界的非议便如击打磐石的浪花

【感悟】

冲动是蒙蔽理智的迷雾,轻率是招致祸患的暗礁。孔子云“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”,当选择经过内心的审视,诽谤便不攻自破。这启示我们:从容源于对准则的笃定,而非他人的认可。如莲出淤泥而不染,自有清香远溢。

图片

【05】

无使名过实,守愚圣所臧

【释义】

莫让虚名超越实际,大智若愚方为圣人推崇。崔瑗倡导“守愚”,非真愚钝,而是以拙藏巧的生存哲学。

【感悟】

《道德经》言“大巧若拙”,盛名之下常藏危机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,深流静水方能致远。生活中,锋芒太露易遭挫败,低调谦和反能长久。真正的智慧,不在于彰显聪明,而在于懂得“藏锋”。

【06】

在涅贵不淄,暧暧内含光。

【释义】

身处污浊更要保持清白,内在光芒含蓄而温润。此句化用《论语》“涅而不缁”,强调在逆境中坚守本真。

【感悟】

环境或许能染黑衣衫,却无法玷污高洁的灵魂。含蓄的光华比刺目锋芒更持久,恰如美玉藏于璞石,其质愈久愈坚。这启示我们:不必标榜清高,只需在混沌中自成星辰,让内在的光照亮前路。 

图片

【07】

柔弱生之徒,老氏诫刚强

【释义】

柔弱是生存之道,老子告诫莫逞刚强。崔瑗引《老子》“坚强者死之徒”,揭示以柔克刚的智慧

【感悟】

草木初生柔脆,死后枯槁坚硬;滴水穿石,至柔反能克刚。现代社会推崇强势,但真正的力量往往藏于柔软。如太极拳以柔化刚,人际交往中以退为进,这种“不争之争”,恰是化解矛盾的良方。  

【08】

行行鄙夫志,悠悠故难量

【释义】

庸人志向短浅且偏执,君子的胸怀却深远难测。前句“行行”形容固执己见的狭隘心态,“鄙夫”指目光短浅之人;后句“悠悠”喻示开阔从容的境界,“难量”暗含无限格局。崔瑗通过对比,揭示志趣高低决定人生境界的差异。 

【感悟】

孔子曾说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”,格局小者困于眼前得失,如井底之蛙争执方圆;胸怀大者志在千秋,似鲲鹏俯瞰山河生命的广度不在争一时胜负,而在修持心性的高度。就像庄子笔下的大椿树,不以春华秋实论成败,在时光长河中自成气象。真正的智慧,是跳出狭隘评判,活出“天地与我并生”的浩然。 

图片

【09】

慎言节饮食,知足胜不祥

【释义】

谨言慎行、饮食有度,知足常乐可避灾祸。崔瑗将“节制”视为修身之本,融合儒道养生智慧。

【感悟】

《黄帝内经》云“食饮有节”,慎言不是沉默寡言,而是字字如金;节食不是苦行禁欲,而是敬畏自然馈赠。知足者不为物役,如同庄子笔下“鹪鹩巢林,不过一枝”,在简单中寻得丰盈。

图片

【10】

行之苟有恒,久久自芬芳

【释义】

谨言慎行、饮食有度,知足常乐可避灾祸。崔瑗将“节制”视为修身之本,融合儒道养生智慧

【感悟】

若能持之以恒践行这些准则,德行终将如花香自然流溢。崔瑗以“恒”字收束全篇,将前文所有修身准则归结为“坚持”二字,用“芬芳”比喻德行的感染力,强调道德修行需经时间淬炼。

【结语】

这些箴言,既是修身地图,亦是心灵锚点。在信息爆炸的今天,愿我们以千年前的智慧为镜,在纷繁世界中守住内心的澄明与柔软。  

往期回顾

百字奇文《青云志》,句句振奋人心,道尽山河壮阔与人生至理

三国谋士诸葛亮传世家训,仅86字,揭示立志、修身、为人之道,读后获益良多传承千年神作《食粥》,短短28字,领悟后受益终生传世妙文《青玉案》仅67字,暗藏破局天机,悟透者皆是人间清醒

       欢迎点赞,收藏,分享,留言!

       点击下方关注我,品味诗词,感悟人生!   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